湖北省安防协会及协会无人机分会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流
2023-03-05
点击量:3445
湖北省安防协会及协会无人机分会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流
2023年3月1日上午,湖北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湖北省安防协会”)副会长兼无人机分会会长朱学平、无人机分会秘书长张顺安,携理事单位武汉添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波、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航空学院院长周宇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流,受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梁世翔、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陈安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胡迎九、副院长沈卫文、副院长赵新、无人机教研室主任李坦、无人机专业副教授王艳锋等领导的热情接待。点点飞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若天、副总经理刘航,北京金信润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龚丽娜随同参加交流。
会议开始前,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胡迎九的带领下,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基地的荣誉墙、无人机模型、智能交通实训室、网络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实训室、通信实训室等。
▲参观现场
会议伊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梁世翔对湖北省安防协会及协会无人机分会一行的到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梁校长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及办学特点:“早”——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办学始于1953年;“合”——2003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由原交通部所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开”——开放心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多元合作办学模式;“强”——积极对接湖北“51020”产业体系之“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基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章程,学校致力产教融合,打造具备职教本科办学能力的国家双高校。梁校长表示:无人机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量缺口巨大,希望与湖北省安防协会及协会无人机分会、协会会员企业探索新的校协企合作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共同促进无人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 梁世翔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合作交流处副处长 陈安慧
随后,湖北省安防协会副会长兼无人机分会会长朱学平表示:今天受我会魏利会长委托,代表湖北省安防协会及协会无人机分会对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领导的热情接待和提供交流平台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武汉添波科技有限公司、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点点飞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金信润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活动的积极参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创立于1953年,近70年来砥砺耕耘,桃李芬芳,为国家交通行业输送大量人才,为湖北省交通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湖北省安防协会成立于2003年12月6日,协会无人机分会成立于2019年6月5日,服务、保护、协调、进步是我会的办会宗旨,服好务、服务好、好服务是我会的工作目标,走访会员企业、沟通兄弟协会、联系高校院所、对接职能部门是无人机分会的工作职责。希望通过本次学习交流,能够加深我们多方的了解,发挥协会平台作用,搭建校协企合作的桥梁,共同挖掘无人机的深度应用,探讨无人机实战应用培训课程,探索学生就业新通道,促进湖北省安防行业和无人机行业的良性发展。
▲湖北省安防协会副会长兼无人机分会会长
湖北省安防协会无人机分会秘书长张顺安介绍了湖北省安防协会及协会无人机分会基本情况。
▲湖北省安防协无人机分会秘书长 张顺安
接着,胡迎九院长从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介绍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随着无人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无人机专业学生就业迎来新的机遇,通过本次交流,对于开拓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通道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借助协会平台,促进学校与无人机行业应用部门和单位开展常态化交流,根据其人才需求开展定向培养合作;二是希望通过协会平台,加强学校与协会会员企业的沟通联系,精准对接用人需求,拓展合作领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会上,双方就无人机技能培训、专业人才培养、人才需求对接及校协校企合作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沈卫文
赵新
无人机教研室主任 李坦
▲与会嘉宾互动交流
通过本次交流,协会、学院及企业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后续校协企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协会将充分发挥内外协调、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和需求对接等协调工作,为培养高层次无人机技术人才,进一步推动无人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办学始于1953年,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和交通部直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是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单位,是湖北高职院校四个定向培养军士的学校之一。
学校始终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办学,秉承“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校训,以“奋斗、开拓、执着、担当、包容、奉献”的“水韵”精神为引领,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三进一融”特色育人模式,为国家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十万余名交通管理干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突出的行业职教办学优势,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占地面积748.9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3亿,教学设备13440万元,学校面向交通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44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2个,有“智慧交通物流”“船舶与航运”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荣获国家首批教材建设奖,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有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项目ASEP示范教学中心,开发国家规划教材14部,建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4门,1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家级优质课程,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牵头开发了教育部、商务部、湖北省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邮政智能快递技术标准,开展了专本衔接联合培养。学校是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轴系安装与调试项目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多年稳居武汉地区第一名。2022年6月,学校学生代表队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ICT大赛全球总决赛特等奖。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在职教职工752人,其中专任教师609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61.25%,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32.51%,双师型教师比例75%。建有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有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2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1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1人、“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奖”2人、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1人、湖北名师1人、“荆楚好老师”1人。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轴系安装与调试项目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多年稳居武汉地区第一名。学校积极打造“三进一融”特色育人品牌,以“三类导师实施三个计划打造三个课堂”的导师育人工坊(“导师育坊”)为平台,全面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两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进一融”育人工作获邀在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上交流分享,多次被《中国交通报》《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推荐报道,学校入选首批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行动职业院校。2019年,学校603名学生志愿者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受到组委会高度评价。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交通院校优秀学生”“长江学子”等荣誉称号。
学校建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建有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华中科技园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慧快递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获批成为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50所“经世国际学院”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东盟交通职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单位、英国BTEC教育中心,学校先后与德国、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突破千万元,学校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投入生产,该项目被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学校入选武汉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立项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建设基地,取得1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年均开展公益培训达4万余人日。学校学报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数据库全文收录,是“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思路,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着力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将学校建成专业特色凸显、行业大师汇聚、工匠人才辈出、技术卓越、治理科学、文化先进的具备职教本科办学能力的国家双高校。(2022年8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最早设置的院系之一,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1+X证书试点单位、是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建设单位之一;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设有国家级软件开发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湖北省商务厅和教育厅联合认定的软件外包服务基地、湖北省优质师资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人社部认定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国家集训基地,湖北省人社厅认定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湖北省集训基地。
学院立足湖北、面向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软件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重点及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校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博士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46人;“双师型”教师40人,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2人,同时还聘有一批知名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有良好的教学、实践和科研环境,设有新一代信息产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智能交通省级实训基地、中兴国际丝路学院实训基地,包括电子产品设计与创新、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现代通信工程、嵌入式及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开发等23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专业实训室,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
学院与部队联合定向培养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无人机等专业的士官生;与武汉地铁联合开设地铁信号订单班、地铁通信订单班;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建武交院—中兴通讯国际丝路学院;与华为共建华为网院,联合开展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奇安信公司、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烽火通信集团、易瓦特科技有限公司、华工科技园等IT行业龙头企业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学院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先后有30多名泰国留学生来我校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留学学习。学院联合通信企业在马来西亚设有面向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教学质量优良,近三年来,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及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60多项二、三等奖300多项,500多名学生获奖。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通信技术大赛、移动机器人大赛、软件大赛等赛项中成绩稳居全省最前列。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青睐,三年来学生就业率稳居97%以上,广泛就职于知名企业,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同时每年有20%的学生通过专升本等形式进入更高层次的深造。
培养目标:服务湖北千亿级特色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航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引领,以熟练掌握无人机系统结构、工作原理、飞行操控、数据处理等为专业基础,以无人机装配调试、检测维修、飞行控制、制造开发、应用服务等为岗位目标,对接无人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行业、无人机技术应用服务行业、无人机培训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格局,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岗位所必须的专业职业能力,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实践、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
“项目教学、实境训练”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无人机概论、无人机模拟飞行、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技术、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与飞行、固定翼无人机组装调试与飞行、无人机地面站系统与操作、无人机检测与维修、无人机航拍及图像处理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无人机驾驶员实训。
就业方向:面向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教学、训练等单位,从事无人机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装配、调试、检测、维修、营销、售后服务、训练、表演等岗位工作;根据行业不同需求可在国土测绘与调查、地质勘探、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监测、电力巡查、军警安防、交通勘察、农业植保、影像航拍、飞行表演等无人机应用领域从事技术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附件列表